不想錯過成長? 訂閱《不只是財務長》週報
學習,是讓自己不斷更新的生活方式

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10 月 19 日
持續學習,讓自己成為能創造成果的人
我花了十年的時間,才學會一件事:如何有效地學習。
多數人以為學習是上課、做筆記、抄重點,但真正讓人成長的,是那個「把學到的東西做出來」的瞬間。
當我還在職場上厚植實力時,我也以為報名更多課程、閱讀更多書籍,就能變得更厲害。
直到有一天,我發現最貴的不是學費,而是浪費的時間。
今年下半年,我報名了五門課——出版協作營、雷蒙的《超級個體工作室》、老K的網站經營課、周加恩的電馭寫作,還有 Notion 訓練營。
這些老師雖然都比我年輕,卻有一個共通點:他們都有「做出來」的東西。
網站、模板、課程、社群,每個作品都是他們知識的延伸。
我忽然意識到,學習不是看了多少內容,而是能不能把學到的內容轉化為成果。
從那之後,我開始設計自己的學習系統。
每週固定輸出一篇文章、建立自己的 Notion 模板或一段反思。
每個月檢視一次自己的成果。
學習開始有了節奏,有了呼吸感:吸收、消化、再吐出。
我發現自己變得更能思考,也更能應用。
那個「學得多卻沒成果」的自己,終於開竅了。
持續學習,不該只是積累,而是更新。
當學習變成一種節奏,你就能用每一次輸出,去構築更強的自己。
讓學習有節奏,知識才會留下痕跡
我曾經陷在「學習焦慮」裡。
每天看課程影片、抄滿筆記、收藏無數連結,
卻發現過幾週後,腦中什麼都不記得。
我才明白,「學得多」不等於「學得好」。
後來我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簡單規律:
每週一次輸出,每月一次複盤。
我稱它為「Learning Rhythm」。
每次學習完,我會在複盤軟體 Obsidian 上寫下一句話:
這週我學到了什麼?
我能在哪個地方用上它?
這個輸出儀式,像是一場內在的複利。
慢慢地,我發現知識不再是浮在表面的資訊,
而是被我內化的工具。
像呼吸一樣自然,像脈搏一樣穩定。
學習的祕訣,不是速度,而是節奏。
能持續,就能進步;有節奏,就會留下痕跡。
品牌整合:讓學習成為一種自我敘事
回頭看這幾門課,我發現它們有一條共同的軸線:
「把 CFO 的理性框架,轉譯成自媒體與個人品牌的實踐力。」
這句話是我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起點。
財務長的工作讓我熟悉邏輯、結構與追蹤。
但當我將這套方法放進內容創作時,
我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轉化——
我的知識,不再只是公司內部的流程,而是能成為幫助他人的工具。
我試著用 Notion 建立了內容資料庫,用 WordPress 架站,
再把每篇文章背後的思維,轉化為「學習系統的理性設計」。
我想讓我的品牌,不只是展示我在學什麼,而是能把所學的內容整合成,可實踐、可輸出的成果。
當學習能連結品牌故事,它就不再抽象。
它會變成一條時間軸,一條可以回頭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。
量化學習:讓成長被看見
我從財務長的職業習慣出發,開始用更系統化的方式記錄學習。 我在 Notion 建立了一個「生活與工作知識系統」, 每天紀錄自己閱讀的書籍進度、整理心得, 也把線上課程的內容逐一歸檔,標註學習階段與重點。
這個系統,讓我能清楚看見自己在不同領域的累積與變化。 當我回頭檢視時,不只是看到完成了多少課程, 更能追蹤每一次學習之後的反思與實踐。 原本模糊的成長,開始有了具體的節點與軌跡。
學習不再只是自我感覺良好。
它有成本,也有報酬。
有進度,也有複盤。
當學習能被量化,就能被優化。
而能被優化的學習,才是真正能持續成長的學習。
從柯維到行動:學習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改變了我對學習的定義。
史蒂芬‧柯維說,人的成長是一條「從依賴到獨立,再到互賴」的路。
學習,不只是吸收技巧,而是學會自我教練。
我開始每天花十分鐘反思,寫下今日的「行為日誌」。
檢視自己是否朝著願景前進,是否仍專注在重要的事。
這個習慣,讓我在混亂的日程中保持方向感。
學習,不是為了多知道一點,而是為了更了解自己。
柯維說:「不斷更新,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。」
所以我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——
不論是讀書、寫筆記、彈吉他、或與孩子對話,
每一次反思,都是一次自我更新。
當學與做結合,學習就不再是任務,
而是一種持續進化的日常。
財富檔案:成功是一種學得來的技術
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提醒我:
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,窮人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一切。
這句話對我打擊很大,因為我曾經也是那種「覺得自己懂了」的人。
作者說,成功不是天分,而是一門技術。
每位大師都曾是失敗者,只是他們持續學習、修正、再出發。
我開始理解:「成功問的不是你做什麼,而是你是誰。」
我把這句話記在我的筆記上,
每天提醒自己:你是誰,是可以訓練、可以學會的。
所以我持續向比我更強的人學,
就像登喜馬拉雅山,我只會選擇登頂過的人當嚮導。
學習是長期投資,不是一次爆發。
唯有持續成長的人,才配擁有成功的果實。
學習,是讓自己不斷更新的生活方式
學習的終點,不是學會某個技能,而是能夠不斷更新自己。
從財務長到內容創作者,
我體驗過「努力學卻沒成果」的焦慮,也找到「節奏中成長」的平靜。
真正的成長,不在於你知道多少,
而在於你是否願意每天都重新練習、重新定義自己。
「低頭學、抬頭做、敢丟臉。」
這不只是我的信念,更是一種能讓學習變成生活節奏的態度。
因為唯有持續學習的人,才會一直前進,保持年輕。
學習不是吸收,而是更新;不是裝滿知識,而是創造成果。




